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认真学习上海劳模学院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东海学院高质量发展,12月1日下午,由党政办主任顾文业带队的一行11人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劳模学院学习调研,并参观“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
位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海路校区核心区域的“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共分为7个大厅,馆内以大量实物和原始材料为主要内容,辅以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和图片、视频、雕塑、油画等表现形式,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全国劳动模范包起帆数十年的创新历程、创新成果以及他强烈的责任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厚重的家国情怀。
在王伟平老师的认真讲解下,老师们详细地了解了包起帆的成长经历,感悟他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领会他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示馆内的各级各类奖状和奖章,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还认真观看了“起帆——创新之路”视频,学习包起帆的故事,学习劳模精神,感受创新的力量。
“从一名码头装卸工成长为‘抓斗大王’、发明家、改革先锋,40多年来,包起帆紧跟时代步伐,始终走在创新之路上。企业哪里不安全,哪里效率低,哪里质量要提升,他就在哪里动脑筋,搞创新。他的故事就是一本活的教材,激励着我们立足工作岗位,不畏艰难,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出成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贡献。”老师们纷纷表示。
“我们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品质+能力’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是培养大国工匠。我们要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根植到课堂中去。我们也要在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带领他们到展示馆参观学习,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树立强烈的家国情怀,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联系起来。”马院教师张瑞杰说。
参观结束后,教师们还参加了座谈,学习上海劳模学院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做法及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经验。(通讯员 刘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