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专业标准出海 ——东海经管学院教师受邀赴摩洛哥开展专业标准输出培训

编辑:刘会娟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0


继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两个专业的教学标准成功输出至摩洛哥,并被摩洛哥教育部认定为国家标准后,2025511日至18日,东海学院会计系主任刘舒叶、国际物流系主任高静和会计系孙博璠三位教师应摩洛哥职业教育与就业发展办公室OFPPT邀请,赴摩洛哥开展专业教学标准培训,为当地32名高职院校骨干教师进行全英文专业培训。此次培训标志着东海学院职教出海迈出重要一步。  

精心筹备:跨越语言与专业的双重挑战

摩洛哥教育部对此次培训高度重视,从全国高职院校遴选了32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参加培训。参训教师均为当地职业教育领域的精英,大多拥有博士学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  

面对语言与专业的双重挑战,三位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心准备。她们共需完成8场各4小时的全英文专题讲座,每场讲座都准备了15000余英语单词的专业讲稿和60多页的PPT课件。从主题确定到内容编排,从专业术语到课件美化,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即便在飞往摩洛哥的航班上,三位教师仍在进行演练。抵达后,她们顾不上调整七小时的时差,也来不及缓解近二十多小时长途飞行的疲惫,立即投入备课工作。因为她们深知,此行不仅代表个人,更肩负着学校、上海乃至中国职业教育的形象。

精彩呈现:中国职教经验获摩洛哥同行高度认可

培训现场,三位教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流畅的英语表达,向当地教师全面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成果。

培训内容首先围绕《财务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两个专业的标准展开,由会计系主任刘舒叶和国际物流系主任高静就各自专业,系统介绍了专业标准的总体架构、课程体系设计原理及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为摩洛哥教师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在专业标准解读基础上,三位老师还围绕专业开展了拓展主题讲座。孙博璠老师以专业通识教育为主题,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与经济现状。她重点讲解了中国经济结构和财税体系,特别是电子发票和数字化税务系统的应用,通过对比中摩两国会计制度与税法体系的异同,引发了深入的专业讨论。

刘舒叶老师聚焦会计专业改革,详细介绍了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实施“育训结合、工学交替”课堂革命,与本科错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她重点对RPA机器人财务应用进行了培训,现场演示的“银企对账RPA机器人”获得摩洛哥教师连连赞叹:“中国同行走在了新技术教学的前沿!”。刘舒叶还将范蠡经营智慧与华为财务战略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更让当地教师看到中国传统智慧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

高静老师以中国物流教育十年发展展开讲座,通过中国高铁网络和上海港连续12年全球第一的案例,展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实时作业场景令摩洛哥教师惊叹不已。高静还分享了学校围绕《AEO国际认证标准》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模拟海关认证的实景视频,生动展示了企业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的成功实践,引发了多所院校的课程共建意向。

深化合作:职教出海开启新篇章  

此次培训不仅实现了专业标准输出的海外实践,更成为中摩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摩洛哥参训教师高度评价中国职教体系的先进性与实践性,并对三位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表示由衷钦佩。OFPPT负责人表示希望建立中摩“AI+财务管理”“AI+物流”的跨国教研网络,多位摩洛哥教师也表达了来华进修的意愿。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此次非洲之行,成功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软实力,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树立了新典范。学院将继续拓展海外合作网络,推动中国职教标准走向世界。  (通讯员  刘舒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