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学院师生同观阅兵盛典,砥砺报国之志

编辑:刘会娟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27

20259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随后检阅部队。在这个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日子里,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共同收看了这场盛大阅兵仪式的直播。

无论是在会议室还是家中,师生们都聚精会神地守候在屏幕前,满怀激动地观看阅兵盛况。当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五星红旗进场时,师生们自发起立,神情庄重,齐声高唱国歌,现场氛围庄严而热烈。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队列、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震撼登场、空中梯队呼啸而过的英姿,全面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强军风貌和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引来师生阵阵赞叹和由衷自豪。

此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师生通过观看阅兵,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和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观看感想与心得

党委书记曹蓉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直播,令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时代强音,依然回响耳畔、震撼心灵。此次大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盛与人民的幸福,更彰显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伟大成就。这是对英烈最深切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坚定的昭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深刻揭示:中华民族是英勇不屈、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事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根本力量,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最深厚的根基。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引导广大师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英烈,不断增强家国情怀;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根基,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学工部部长岳宝华:80年光阴流转,历史从未被遗忘。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最早投入抗战且持续时间最长。在14年浴血奋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歼灭日军超过150万人。这场阅兵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当载着抗战老兵的车辆缓缓驶过,这些胸前挂满勋章的老人抬起手臂,敬出军礼的那一刻,令人动容。作为人民教师,这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初心的回望。阅兵式上新型装备与整齐方阵,将思政课本中的理论化为真切的“国家实力”。作为学工部部长,我愿借此盛典凝聚民族精神,将其融入日常学生工作,把阅兵激发的使命感转化为东海青年奋斗的青春力量。

宣传部副部长杨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号召振奋人心。作为宣传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抗战精神铸魂育人,用融媒体让红色历史“活”起来;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年热血,以青春语态讲述中国故事;更将化精神为动力,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宣传战线必将传承抗战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培育民族复兴担当者凝聚磅礴力量!

教务处教师吕倩:观看阅兵式后,我内心倍感震撼与激动。这场盛大阅兵不仅是对抗战伟大胜利的崇高致敬,彰显了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与综合国力,更传递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现场抗战老兵的身影令人动容,令人回想起那段英勇奋战的岁月。我们应倍加珍惜今日和平,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电学院党支部沈艳:这场阅兵式既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历史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依然具有时代价值,我们应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筑牢爱国根基。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带领党员坚定信仰,把立德树人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为民族复兴培养有骨气、有本领的先锋力量。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李莎: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师,观看阅兵式让我心潮澎湃。整齐的徒步方队、先进的装备和威武的空中梯队,不仅展现出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也让我深刻感受到设计所承载的精神与文化。受阅官兵的军装设计简洁而庄重,既实用又彰显军人威严,完美融合了功能与审美。这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应当引导学生理解,服装设计不仅是外在的美观,更应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质。今后,我将以抗战精神为启迪,鼓励学生创作兼具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蕴的作品,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瑞杰:这场阅兵式,带来“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的深切震撼。它让我们铭记来路之艰辛,珍惜和平之可贵,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勇气。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受这份力量的感召,定将感动转化为日常教学的持久动力。在课堂上,我会讲好中国抗战的历史故事,厚植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未来,让抗战精神真正走进青年血脉,成为砥砺前行、勇担使命的精神密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楠:天安门广场上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不仅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堂鲜活深刻的“大思政课”。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我心潮澎湃,更感责任重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屈抗争的成果,彰显了同仇敌忾、英勇无畏的伟大抗战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与坚韧意志。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更需以这一精神为激励,团结奋斗,砥砺前行。新学期我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树立正确历史观,传承先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经管学院学生徐婉琪:我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的深远意义,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爱国就是将对祖国的赤诚融入踏实前行的每一步。我始终怀揣热忱,与时代同频共振,以专业技能报效国家——从主动学习党史、积极参与红色实践,到钻研专业知识,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星光计划”“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再到投身社会公益与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未来,我将继续以专业服务社会、以创新勇担使命,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无悔青春。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徐心妍:本次阅兵仪式让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走过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历史使命,应当以受阅官兵和科研工作者为榜样,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阅兵式虽已结束,但那振奋人心的场景仍久久难忘,持续激励我前行。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必将日益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实现。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王佳:这场阅兵式于我而言,是一堂生动的“责任”公开课。它让我明白,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需要争取和维护的珍贵状态。我们享受和平,更应为和平贡献力量——这份责任体现在恪尽职守、精进专业,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也在于心怀天下、理性爱国,在开阔视野中理解民族道路;更是将珍视和平内化为生活态度,从身边小事守护社会和谐与公正。阅兵式虽已落幕,却如一面镜子,照见民族复兴的坚定步伐;如一座时钟,提醒我们和平每分每秒都需用心守护。它是庄严的告慰,更是和平的誓言,展示我们捍卫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与能力。这就是盛典留给我最深沉的感动与最清醒的责任。

护理学院学生徐晨喆:作为一名护理实习生,观看阅兵式让我深受触动。整齐的方阵与威武的军姿,让我联想到护理工作所需的严谨与责任。护士的岗位虽平凡,但每一个操作、每一句叮嘱,都关系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正如阅兵中每一步精准前行,体现的是对使命的忠诚与敬业。在实习中,我深知自己肩负守护生命之责。每次测量体温、输液操作,都必须严谨精准,既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职业的尊重。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情感的传递。一个微笑、一次耐心的解释,都能为患者带来温暖与力量。阅兵式更加坚定了我的职业信念。我将以军人的忠诚、敬业和担当为榜样,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爱心和技能守护每一位患者,为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刘会娟)